患者十大安全目標(2017版)
目標一 正確識別患者身份
(一)嚴格執行查對制度,確保對正確的患者實施正確的操作和治療?;颊哂芍辽賰煞N標識認定,如姓名、病案號、出生日期等,但不包括患者的床號或房間號。不得采用條碼掃描等信息識別技術作為唯一識別方法。
(二)在輸血時采用雙人核對來識別患者的身份。
(三)對手術、傳染病、藥物過敏、精神病人、意識障礙、語言障礙等特殊患者應有身份識別標識(如腕帶、床頭卡、指紋等)。
目標二 強化手術安全核查
(一)擇期手術須在完成各項術前檢查與評估工作后,方可下達手術醫囑。
(二)由實施手術的醫生標記手術部位,標記時應該在患者清醒和知曉的情況下進行。規范手術部位識別制度與工作流程。
(三)建立手術安全核查及手術風險評估的制度和流程,切實落實世界衛生組織手術安全核對表,并提供必需的保障與有效的監管措施。
(四)圍手術期預防性抗菌藥物選擇與使用符合規范。
目標三 確保用藥安全
(一)規范藥品管理程序,對高濃度電解質、易混淆(聽似、看似)藥品有嚴格的貯存、識別與使用的要求。
(二)嚴格執行麻醉藥品、精神藥品、放射性藥品、腫瘤化療藥品、醫療用毒性藥品及藥品類易制毒化學品等特殊藥品的使用與管理規范。
(三)規范臨床用藥醫囑的開具、審核、查對、執行制度及流程。
(四)制定并執行藥物重整制度及流程。
目標四 減少醫院相關性感染
(一)落實手衛生規范,為執行手衛生提供必需的保障和有效的監管措施。
(二)醫護人員在無菌臨床操作過程中應嚴格遵循無菌操作規范,確保臨床操作的安全性。
(三)有預防多重耐藥菌感染的措施和抗菌藥物合理應用規范,盡可能降低醫院相關感染的風險。
(四)使用合格的無菌醫療器械。有創操作的環境消毒應遵循醫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五)落實醫院感染監測指標體系并持續改進。
(六)嚴格執行各種廢棄物的處理流程。
目標五 落實臨床“危急值”管理制度
(一)明確臨床“危急值”報告制度,規范并落實操作流程。
(二)根據醫院實際情況,明確“危急值”報告項目與范圍,如臨床檢驗至少應包括有血鈣、血鉀、血糖、血氣、白細胞計數、血小板計數、凝血酶原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等及其他涉及患者生命指證變化需要即刻干預的指標。
(三)定期監測評估“危急值”報告執行情況。
目標六 加強醫務人員有效溝通
(一)合理配置人力資源,關注醫務人員的勞動強度,確保診療安全。
(二)建立規范化信息溝通交接程序,并建立相關監管制度,確保交接程序的正確執行。
(三)確保溝通過程中信息的正確、完整與及時性。
(四)規范并嚴格執行重要檢查(驗)結果和診斷過程的口頭、電話和書面交接流程。
(五)強調跨專業協作,為醫務人員提供多種溝通方式和渠道,提升團隊合作能力,倡導多學科診療模式。
目標七 防范與減少意外傷害
(一)加強高風險人群管理,制定重大醫療風險應急預案。
(二)評估有跌倒、墜床、壓力性損傷(壓瘡)等風險的高?;颊?,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意外傷害的發生。
(三)落實跌倒、墜床、壓力性損傷等意外事件報告制度、處理預案與工作流程。
(四)加強對患者及家屬關于跌倒、墜床、壓力性損傷等的健康教育。
目標八 鼓勵患者參與患者安全
(一)加強醫務人員與患者及家屬的有效溝通。
(二)為患者提供多種參與醫療照護過程的方式與途徑。
(三)為醫務人員和患者提供相關培訓,鼓勵患者參與醫療過程。
(四)注重保護患者隱私。
目標九 主動報告患者安全事件
(一)領導班子重視,定期聽取患者安全工作匯報,采取有效措施,著力改善患者安全。
(二)建立醫院安全事件報告平臺,提供有效、便捷的報告途徑,鼓勵醫務人員全員參與,自愿、主動報告患者安全事件、近似錯誤和安全隱患,同時醫院應制定強制性報告事項。
(三)對報告的安全事件進行收集、歸類、分析、反饋。對嚴重事件有根本原因分析和改進措施,落實并反饋結果。
(四)建立醫療風險評估體系,采用系統脆弱性分析工具,針對醫院存在的薄弱環節,主動采取積極的防范措施。
(五)加強患者安全教育與培訓,倡導從錯誤中學習,構建患者安全文化。
(六)加強對醫務人員暴力傷害的防范。
目標十 加強醫學裝備及信息系統安全管理
(一)建立醫學裝備安全管理與監管制度,遵從安全操作使用流程,加強對裝備警報的管理。完善醫學裝備維護和故障的及時上報、維修流程。
(二)建立醫學裝備安全使用的培訓制度,為醫務人員提供相關培訓,確保設備儀器操作的正確性和安全性。
(三)規范臨床實驗室的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標本采集、檢測、報告的安全操作流程,建立相關監管制度,確保臨床實驗室及標本的安全。
(四)落實醫院信息系統安全管理與監管制度。
0531-55591800
濟南市歷下區大明湖路132號
乘坐: 11路、41路、K95路、K98路、K109路、K54路到濟南市第一人民醫院下車
CopyRight 濟南市第一人民醫院 版權所有 魯ICP備11028831號-1